“忌食海鮮”曾被痛風患者奉為鐵律,然而這一觀點已經過時?!昂ur食品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膽固醇的含量卻不比一般食品高?!贝髻硎?,海鮮對于人的營養和健康優于其他肉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鮮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后者可能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而痛風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痛風患者不應一概而論地忌食海鮮,而應根據不同海鮮嘌呤含量而定,忌食嘌呤含量高的海鮮,而適當進食低/中嘌呤類的海鮮。
嘌呤含量較高的海鮮:鯖魚、鳳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貝殼類、淡菜等。
嘌呤含量中等的海鮮: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鱸魚、梭魚、鰻魚及鱔魚等。
嘌呤含量較低的海鮮:青魚、鯡魚、鮭魚、鰣魚、金槍魚、白魚、龍蝦、蟹、牡蠣等。
戴冽提醒,對于嚴格限制海鮮的患者。應當注意補充其他種類的優質蛋白,尤其是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注意補充不飽和脂肪酸。
痛風患者要注意如下飲食:
動物內臟要忌口
動物內臟是所有食物中嘌呤含量最高的一類,吃一頓就可導致患者血尿酸水平突然增高,從而誘發痛風急性發作。此外,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膽固醇,經常進食可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因此痛風合并高膽固醇血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應忌食。
紅肉、果糖要少吃
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被稱為“紅肉”。國外一系列研究表明,紅肉攝入越多,血尿酸水平升高越顯著,痛風的發病率越高,且會導致心血管的疾病發生率明顯增加,尤其是冠心病,而痛風患者是冠心病的好發人群,因此,痛風患者應限制紅肉的攝入。
另外,痛風患者應少吃含果糖成分高的水果。水果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水果可以堿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泄,且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對機體有益。但另一方面,水果中所含的果糖可升高血尿酸水平,增加血清胰島素的水平以及減低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導致痛風及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增加。
痛風患者應注意挑選含果糖成分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櫻桃、菠蘿、桃子、李子、橄欖等;少吃蘋果、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含果糖成分較高的水果。
“經常有患者很困惑:西瓜、草莓這類水果口感很甜,為什么卻屬于低糖水果?”莫穎倩說,甜的口感和含糖量不能完全畫等號。此外,患者最好直接食用新鮮水果,而不是鮮榨果汁,更不要買瓶裝果汁,因為所含果糖比較高。
蔬菜禽蛋適量吃
莫穎倩表示,相對海鮮及紅肉,家禽及蛋類中嘌呤含量有限,對于血尿酸水平的影響較少,因此推薦痛風患者優先選擇家禽及蛋類作為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當然,禽類皮下組織中脂肪含量豐富,不建議患者過多攝入油炸、帶皮的禽類食品。
部分老年人可能對吃雞蛋黃心存疑慮,怕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新研究發現,雞蛋富含卵磷脂,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并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
“以往認為豆類食品可升高血尿酸水平,誘發痛風急性發作。但事實并非如此?!蹦f倩說,國外的大規模研究已表明,豆類對血尿酸水平無影響,且豆制品包括豆漿、豆腐等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及痛風的發病率。雖然豆類中的嘌呤成分被人體吸收后,可能增加血尿酸水平,但它同時可顯著促進腎臟尿酸排泄,此消彼長,最終,豆類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
另外,豆類在加工成豆制品的過程中會導致大部分嘌呤丟失,而降尿酸作用不受影響,因此豆制品不會誘發痛風發作。
“以往認為,香菇、菠菜、韭菜、大葉青菜、青椒等嘌呤含量較多,部分醫生可能建議痛風患者少吃?!蹦f倩說,然而,國外專門針對這些食品進行了包括數萬人的研究,結果表明進食這些嘌呤含量豐富的蔬菜并不增加患者痛風發作的風險,以及人群中痛風的發病率。此外,這類蔬菜中還含有許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元素,如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因此鼓勵痛風患者多吃蔬菜。
最好戒酒
痛風的發病風險與酒精的攝入量呈劑量依賴性增加,還與酒的種類有關。啤酒、烈酒均可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莫穎倩強調,所有痛風患者均應限制酒精的攝入,即男性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女性不超過1標準杯(1標準杯指含酒精為18ml)。痛風患者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尤其是藥物未完全控制的痛風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患者應避免酒精攝入。啤酒和烈酒比紅酒更危險。